竞业限制协议的定性如何认定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
企业与劳动者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往往限制劳动者离职后就业。劳动者履行义务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后,然而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又是建立在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之后,有些甚至直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似乎存在一个冲突,作为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基础的劳动合同已经解除或终止,为何劳动者却仍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义务?这其实涉及到竞业限制协议的性质及其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处理问题。依《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由此来看,立法者显然是将竞业限制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从合同来看待的,假如没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存在,竞业限制协议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此规定也另有一层涵义,即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恰恰是竞业限制协议开始履行的起点,作为从协议的竞业限制协议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而失效,显然具有独立性。
对于竞业限制协议属于具有独立性的从合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并未使司法实践产生统一认识。而劳动法司法解释四的颁布,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竞业限制协议性质的把握更为清晰,今后对竞业限制协议性质的认识将会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统一。因此,我们应该对竞业限制进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认定进行重新认识与把握。
如何认定或把握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实际是保护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和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熟轻熟重的问题。以往的司法实践,有一种普遍的认识,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须以支付经济补偿对价为条件或前提,如果企业未支付经济补偿对价,司法实践中多认定竞业限制协议为无效或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显然,这种认定实际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体现了对劳动者择业自主权的侧重保护。有些企业却往往因为未约定经济补偿的签约瑕疵或偶尔疏忽支付经济补偿而导致没办法追究劳动者的违约责任,法律效果并不好。
劳动法司法解释四的出台,对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认定作了重大改变。司法解释四明确规定,如果企业与劳动者未约定竞业限制对价的,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后,能要求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薪资的30%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又明确,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因企业的问题造成3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些规定把竞业限制的效力与履行作了区分,并推翻了竞业限制有效须以支付经济补偿为对价的原有认定,今后如果企业未支付或未约定经济补偿,竞业限制协议仍自成立时生效,而支付经济补偿问题是竞业限制协议的履行问题,属于劳动者的请求权。这种认识与我国鼓励交易、尊重契约自由、无效范围缩小的合同效力制度发展的新趋势相适应,体现了《合同法》中意思自治精神;今后司法实践评判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将以《劳动合同法》第23条、24条为主要是根据,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正常情况下不会轻易否认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竞业限制协议的定性,如何认定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帮您解决您的问题。对司法实践中引发的纠纷,若需要走诉讼程序,建议最好事先咨询相关的专家律师,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注销注册商标必须由商标的注册人申请,并且是不需要缴纳费用的,但是现实中可能还有很多人以为需要缴纳手续费。而一些机构正是利用申请人对此不知情,借代办为由,索取注销商标手续费和服务费。因此,申请人最好在申请之前直接到商标局了解注销程序和需要注意的几点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等。如果您遇到商标问题,可以拔打免费商标法律咨询电话:(同微信),专业商标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商标从提出申请到核准注册大约需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商标注册申请的核准或驳回没有法定期限。目前一般自申请日起两年左右初审公告该商标,初审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如无对该商标的异议,商标局就会审定公告该商标,下发商标注册证。商标审查的时间会根据商标局内部审查速度而有所变化。
法邦商标律师为您提供商号和商号权以及企业商号等有关规定法律知识的介绍,解答什么是近似商标,应怎么样来判断近似商标,未注册商标不规范使用的类型后果,商标权的注销流
上一篇:浙江庞源机械获专利:防风塔式起重机引领建筑行业新趋势
下一篇:Bronto 104米车载式高空作业渠道发往英国用于风电和工业范畴